對于想要從事餐飲行業的創業者來說,創業前至少要對行業有個整體的把握和了解吧,需要知道餐飲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吧,進而找到解決的方法,能夠更好的做好。
1、草根式文化和管理
從**、中烹協、中飯協到省市,缺乏一個強有力的專門對餐飲人才、文化、管理、營銷進行深度研究的機構和部門,沒有一個科學的市場指導和引導能力。而企業自身忙于營業額的提升,將精力放在了市場的促銷推廣和客情關系的維護、開發上,導致很多企業沒有的企業文化——物質的、行為的、制度的、管理的、精神的文化形態等等,都沒有納入企業在打造和提升市場競爭力時的要素范圍,它們總是被迫游離于企業價值的邊緣。草根式的文化經營和低層級的管理模式,是中國餐飲企業缺乏國內外競爭力和遲遲邁不出國門的主要原因。
反思與:文化與管理是讓品牌飛起來的一對翅膀,沒有文化力和管理力就沒有品牌力。在規劃、培育、塑造、運作品牌的時候,先要對企業的文化性格和管理價值進行測試與試驗,讓兩者轉化為生產力和競爭力,強大的品牌才有張力、延展和復制的可能。
2、營銷推廣就事論事
餐飲的營銷推廣與其他行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它的就事論事。一是就菜品說菜品,二是就環境說環境,三是就價格說價格,四是就服務說服務。消費者都看煩了企業還在自言自語,總是跳不出物質形態表述的怪圈,好像餐飲營銷就只有這四種策略方向別無其他。在產品嚴重同質化的今天,消費者看重你的不僅僅是產品本身的作用,更多的在于產品、環境、服務之后的一種情感誘惑,在于你倡導的什么生活方式,在于這種生活方式與他們的情感和精神的融和程度。
反思與: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賣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賣。文化個性和社會責任是餐飲營銷推廣的兩大空隙,可以做一些嘗試。
3、知識缺氧而且層級不分
知識缺氧是指知識的創新、交換和補給不足,智慧的拉動力不夠,對企業的發展生發無形障礙;知識的層級不分,是指餐飲企業在知識訓練上的模糊,所學知識或所擁有的知識對崗位的控制能力不強,高管、中管和基層在很大程度上處于同一方向的賽跑,沒有劃分出知識的等級價值。做老總的不懂得制定發展戰略,經理不懂得市場經營和管理,員工不懂得服務和營銷。于是很多餐飲企業都熬不過半年一年兩年,于是我們習慣于把這些企業的開業時間和歇業時間等同起來。
反思與:知識缺氧是一種病,知識的層級不分是病入膏肓,兩者都會要企業的命。人分三六九,知識分高中低,在一個大的知識綱領下實施補氧計劃和層級劃分,讓知識與崗位完全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