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家紡市場的經營業態主要包括百貨商場、很級市場、專賣店、廠家直供或設立辦事處、小商品批發市場、代理批發商及專職市場等。
縱觀這十余個省市的家紡市場業態,不難發現:在大城市街頭難覓品牌專賣店,品牌多在有較大客流的商場設立專柜或專賣店;在中型城市,品牌專賣店則成為市場主流。究其原因,一是在大城市開設專賣店所需資金較多,由于客流量有限,投入產出不成比例。而中型城市由于門面租金相對便宜,又能樹立自己良好的品牌形象,因此不少企業采取了這樣的經營策略。
另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較低,國外品牌、合資品牌則占據著商場的大部分面積,銷售情況也好于國產品牌。比如在北京,中國戰略推進委員會評出的七大國產床品中,只有**一家在部分商場設有專柜,而其余幾家卻難覓蹤影。一家企業的負責人介紹,大城市的商場運作費用太高,收費的名目也多,往往一年運作下來,一分利也不到,只能個品牌影響力。所以單純從經濟利益出發,他們寧可放棄。但隨著品牌的進一步發展,隨著商場收費的日趨合理化,面對國外品牌迅速擴張的形勢,他們也考慮在適當的時候,重新在大城市粉墨登場。一些有遠見的企業還將不惜重金在繁華地段開設專賣店,以服裝的營銷模式為樣板,大力發展連鎖經營,迅速擴大市場份額。如上海華源賽拉維品牌已先行一步,在上海開設了三家專賣店。
各省市大中城市的家紡市場業態雖然豐富,但哪一種業態都沒有包含所有家紡品類,給消費者購物帶來很大不便。消費者購買窗簾時要跑窗簾城,購買床品時要到商場、超市,買布藝沙發要到家具城,買一些小件裝飾品要到小商品市場或批發市場……由于分散多次購買,搭配往往不協調。而且由于生活節奏日益加快,消費者越來越不愿意在購物上浪費時間,因此一站式購物將成為發展趨勢,家紡業越來越需要專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