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衣柜銷售淡季,怎樣提高銷量,這是每個衣柜經營者共同關心的問題,怎樣才能做好淡季銷售呢?有什么好的經營策略嗎?
提高銷量是淡季營銷直接、現實的目標。“旺季做銷量,淡季做市場”,這句話在賣場中廣為流傳,實際上反映了淡季中普遍的松懈思想。旺季的辛苦用命和淡季的休生養息,已然成為大多數公司的運行規律。
“旺季搶增量,淡季搶減量”,是淡季提升銷量的根本策略——以比對手更強的促銷、更廣的宣傳和更低的價格進行掠奪。但需要指出的是,淡季的量畢竟有限,所以,投入的兵力要有度,搶的程度也要有個度。而且,淡季做銷量,同樣重在取勢。另外,創新很重要。營銷的本質就是要將同質的產品買出不同來。創新就是要創造差異化,差異性的促銷,差異性的市場定位和市場選擇來完成淡季銷量的增長。
具體方法:
堅持適度促銷
有一些企業本著“投入和產出成正比”的原則,在淡季大幅壓縮費用。這樣做,只會使銷售壓力更大,淡季更淡。某滋補酒在陜西省市場上就曾因為在淡季大幅縮費用——取消了陳列費用,降低人員工資和提成,結果造成陳列質量的降低和大批銷售人員的流失,旺季到來時,已措手不及。相反,在淡季保持適度的促銷,特別是形成對競爭者強大的促銷壓力,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星和飛利浦等電視生產商2002年9-11月的淡季促銷,不但帶來了35%左右的銷售額增加,更讓純平產品的銷量同比增長了10%。
大部分營銷導師的共識是:淡季將有限的資金投資在能夠刺激消費者的促銷活動上是比較明智的營銷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淡季的促銷切勿過分依賴于單純的降價打折上。為了減輕庫存壓力、增加現金流而進行的大幅度打折,會破壞企業的品牌形象,影響后續的銷售。替代性的策略是,可以考慮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增加一些服務,這樣在增加短期銷量的同時,不會對已經購買了產品的消費者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
強化和開發淡季渠道
進入淡季,通常的旺季主力渠道都會大幅度萎縮,但另外一些銷售渠道則開始展現其價值,這就是淡季渠道。比如瓶裝飲用水,秋冬淡季時,超市、批發市場、少售店、攤點等正常渠道萎縮很大,然而生意冷淡了一個夏季的洗浴中心、桑拿中心卻進入了顧客盈門的季節,人在洗浴、桑拿后會感到口渴,水的消費量很大。如果能拿下某個區域市場內大部分洗浴中心和桑拿中心,銷量依然可觀。
淡季的渠道策略無非兩方面:一方面,在淡季,銷售波動較小的渠道應該得到強化;另一方面,針對產品特點,開發新的渠道,適應產品的淡季銷售。比如,有的企業在旺季時注重開發城市區域市場,強化批發渠道,淡季時則側重于農村市場和機構大客戶,成功實現了銷售**。
適時推出新品
在淡季適時推出一些新產品,可以有效地切割對手的市場份額。從取勢的角度來看,能強化企業品牌在消費者心智中的地位。對于營銷預算有限的企業,以有限度的廣告宣傳和適量的新品推出可以取得不錯的影響力。雀巢公司就精于淡季的新品突擊策略,甚至可以說是“淡季旺做”的推行者。鐘表品牌Timex曾在淡季針對敏感于潮流的消費者推出了200個新款,強調時尚和高科技的設計,使得Timex的銷量增長了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