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7家百貨春節進賬2.9億 杭州大廈售1億盡管不如電子商務領域那般在2011年風生水起,但作為少售領域的支柱行業,百貨的2012年同樣具備看點。翠微大廈在新年個工作日開啟了上市之路,這給了傳統少售巨頭們發展的信心。只是在去年太平洋百貨敗走京城、兩大奧特萊斯延遲開業等現實下,百貨領域的未來還充滿變數。
展望1
城市綜合體發力社區
2011年是北京社區商業發展迅猛的年,無論市場還是政策,都有了空前的推進。北京市出臺了《北京市社區商業服務提升引導規范(試行)》,社區商業成商業企業新的追逐地。隨著城市功能外遷,以城市商業綜合體為標志的大型商業設施快速興起。
今年,不少在建商業綜合體即將落成,大興、房山和昌平等新城將迎來多個大型商業設施。郊區社區商業的迅速發展和完善,在造福周邊居民的同時,也將大大緩解北京城區的很大負荷。
展望2
電子商務成新增長點
王府井、西單商場、銀泰百貨、新國內外、中友、賽特……去年,北京多家傳統百貨強勢企業紛紛觸網,建設線上渠道。網絡少售每年銷售額遠不及實體商業,但平均每年接近一倍的增長幅度,則讓傳統企業經營者在望洋興嘆的同時了解到傳統百貨觸網將是大勢所趨。
雖然相繼觸網,但傳統百貨并未將電子商務作為企業發展重頭戲。目前,大多數傳統企業旗下B2C網站銷售額僅占到其總銷售額一成不到。有電子商務業內人士認為,對電商領域的不了解是傳統百貨自建線上商城遇阻的重要原因。一旦突破此瓶頸,電子商務必將成為傳統百貨的新增長點。
展望3
物業自有度大幅增加
太平洋百貨敗走京城,使更多百貨店經營者看到租賃物業的可怕之處。租約到期后飛漲的租金,很可能將一個運營得四平八穩的百貨店帶向不利境地。
目前,商業地產價格和租金水平均快速上升,自有物業既能鎖定經營成本,又能享受地產升值所帶來的傾向。新國內外百貨、莊勝崇光百貨等百貨店依靠自持物業,在競爭激烈的百貨少售市場中穩占一席之地。地產也為其帶來意料之外的大額**。
然而,業內也有聲音認為,自持物業則代表此前專心做少售經營的企業開始跨界商業地產,這或許會影響其在少售領域的專注度。分析人士認為,自有物業形式只適合少數資本充裕、具備擴張實力的百貨店,而不應該成為主流。
展望4
奧萊業態喜憂參半?
繼2011年迎來大發展后,今年,奧特萊斯業態規模仍將在北京繼續擴大。推翻傳統“芭蕾雨”即將攜亞洲奧萊亮相房山長陽CSD,為“四足鼎立”的京城奧萊市場再添新兵。
目前,燕莎奧萊、賽特奧萊、斯普瑞斯奧萊、活力東方奧萊是北京的4家奧特萊斯。業內人士認為,這4家奧特萊斯內的品牌已基本消耗了北京市場對奧特萊斯的商品供給量,市場規模一味增大,或出現招商難問題。
去年,奧特萊斯在中國遭遇“寒冬”,北京一南一北兩大奧萊開業延期,寧波江北區奧特萊斯宣告倒閉,各省市多個奧特萊斯項目因各種原因進展緩慢。這種“名品+折扣”的商業模式在中國“一哄而上”,正面臨空具規模卻無商可招的尷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