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臺灣客商杜富元懷揣1000萬元在長沙星沙開發區成立富麗真金家紡有限公司。1996年1月,杜富元帶著兩套產品親赴沈陽,在東北聯系到了幾個代理商,之后,產品有了**的銷路。然而,杜富元很快意識到了東北市場的地域局限性,他決定以經濟發達的上海作為打開各省市市場的突破口。
隨后,杜富元逐一拜訪了上海各大商場,希望產品能夠在商場內代銷,可是,這些大商場對于這個從沒有聽說過的家紡品牌根本就不感興趣,甚至冷眼相待,不屑一顧。對此,杜富元更加下定決心要在上海立足,他以每月2.5萬元的價格在一個大商場內租了一個150平方米的專柜,用以展銷產品,一次租用這么大的一個展柜,在當時的上海引起不小的轟動。
“富麗真金”開始在各省市各地的大商場設立專柜,多時達到110家,1998年,實現銷售收入1000萬元,之后,每年以50%的速度遞增,“富麗真金”逐漸成為各省市品牌。
富麗真金家紡每年都要開發30-40種新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對于產品質量,杜富元的眼里更是揉不得半點沙,2002年,由于一供應商的原材料未達到質量要求,產品出現細微的質量問題,一瀏陽顧客將此情況向公司反映,公司當即將這一型號的產品全部召回,予以銷毀。一個的企業,不僅要有對產品質量精益求精的精神,更要有面對問題的勇氣。富麗真金的員工都這樣認為。
“創造一個品牌,也許要經歷許多年的努力,但毀掉一個品牌,是在眨眼之間”,縱橫商場幾十年的杜富元深諳此理,去年,公司與濟南一商場簽了一筆數千套產品的合同,對方要求在4天內交貨,由于時間太緊,公司許多人都主張不接這筆單,但杜富元卻二話沒說,迅速組織工人加班加點,親自查飛機航班,,如期將貨物空運到濟南,雖然這筆單根本沒收益,但這家商場卻從此成為了公司的大顧客。同時,廣大富麗真金的員工也明白了一個經營之道:每一筆業務都是品牌擴張的一次機會,因此,企業應盡力滿足客戶的需求。
對于誠信,富麗真金也有其獨道之處,公司除了對客戶和合作伙伴嚴守誠信外,對本公司員工也同樣如此,從不拖欠員工一分錢工資,對員工的承諾從來都是嚴格兌現,因為擁有一支穩定的員工隊伍,是一個品牌經久不衰的根本所在。至今,建廠之初的20多名工人,大都留在了富麗真金,用他們的話說,在打造富麗真金品牌的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
十年時間,“富麗真金”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品牌成長為享譽大江南北的品牌,也許,我們能從它的成長經歷中得到一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