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通晨會上偉通CEO武九成先生把這樣的一句古語介紹給了我們,他說,一路走過的商海里,當他遇到大風浪前行艱難時,他總是會靜靜的去想這句話,而且每種狀況,都能從這句話里悟出一種新的哲理,幫助他搏擊風浪,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句話出自于《禮記·大學》中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說: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要治理好的人,要先整頓好自己的家;要整頓好家的人,要高明行自我修養;要進行自我修養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養完善;自我修養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頓有序;家庭整頓好了,然后安定繁榮;安定繁榮了,然后天下平定。這句歷史名言,原本不是寫給普通百姓去看的,因為那個時代的普通百姓根本就不可能認字,也沒有晉升為社會管理層的文官制度。它是寫給仕大夫(貴族)甚至是君主的,激勵人生、成就人生的追求境界。事過境遷,夕日的封建社會早已經化為就歷史的煙塵,但是這句名言在中國歷史上不知道激勵和引導了多少俊杰成就了英雄偉業。
修身,實際上就是學習的過程。人在修身的過程中逐漸增加對國內外的認識,并且形成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從幼兒園到大學所接受的教育,讓人從一個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孩,通過各種教育,培養成為“毛胚”型人才。人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確定自己未來大致的發展方向。接下來就要在社會的熔爐里提純、精煉。從象牙塔走入社會,需要經歷非常巨大的轉變。曾經很單純的事情,變的異常復雜。學習如何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中謀取自己的立足之地的過程,就是人從“毛胚”型人才轉向為真正“人才”的過程。當人了解了弱肉強食的社會規則,并且可以利用這個規則使自己很好的生存,也就掌握了自己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齊家,所謂“成家立業”。齊家是治國的前提,家庭是人類社會的小單位,家庭的穩定,直接決定了其成員發展事業的基礎穩固。在踏入更加復雜的社會前,齊家也成為了人早的一個實踐,運用自己所學習的知識,協調家庭成員關系,建立穩定的家庭基礎,解決自己的后顧之憂。家事雖小,但其中問題的麻煩程度甚至不比社會問題好解決。能夠做到齊家,治國之道也就悟出了一半。
治國,我認為是實習的過程。在擁有了自己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后,人需要通過實際工作的應用進行體現和修正。治國的過程,是享受修身成果的過程。利用修身的成果,人通過治國的過程取得自己的**,使自己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擁有牢固的生存地盤。當然,治國的過程還是具有風險的。一旦在治國的過程中證明自己修身的結果是有缺陷或者是錯誤的,很有可能使自己退回到修身的階段,重新整理自己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平天下,人生的一個升華。恐怕人類社會中,大部分人都會停留在治國階段。在治國階段,人已經擁有了自己需要的大部分內容。在很多想要平天下人的眼里,平天下的過程,是讓別人接受自己思考、解決問題方法的過程。人類社會思想百花齊放,各種思想體系林立,每一種思想都有自己的生存環境。以自己的思想去改變、征服其他思想,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到頭來,人會發現,真正的平天下,不是讓別人接受自己的思想,而是自己如何去接受別人的思想。接受別人的思想,不是說要改變自己的思想,而是要在各種不同思想中找到平衡、和諧的紐帶。只有當人擁有了平衡天下思想的能力,才真正能夠實現平天下。
人生有的時候就像是那一汪海水,有的時候風平浪靜般的美好,有的時候巨浪滔天驚濤拍岸。但是我們是自己的舵手,而這句古語就像是一個**。
在偉通,我們還會收到很多很多的**,但它們無疑都是朝著你正確前進的方向,而這個方向就是你的目標和理想。掌握好你手中的舵,前進!前進!前進!矢志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