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閔行水清路顧戴路商圈,卡樂咪國內外兒童俱樂部——一個來自美國的兒童“玩”的文化品牌悄然長大。走進這個外表略顯私秘的俱樂部的體驗中心,先是一個大的休息區,這個為家長提供一個舒適的區域。
開發創意思維 卡樂咪鍛煉孩子動手能力
往里走就能聽到孩子們雀躍呼喊聲,有在奔跑著打室內軟式棍球,有在創意工坊教室內開發創意思維的,還有一些浮想聯翩地做著手工陶泥小朋友,放眼DIY材料包琳瑯滿目。
還有個特色的區域,景色全然不同,這里是親子體驗間,年輕的媽媽和她們的寶貝們正在走秀,為自己的孩子做不同的裝扮,公主般的盛裝,模特般的娥娜,畫成小花貓的臉,媽媽們的眼睛泛著喜悅的淚光,似乎也在追憶起自己的童年中那些夢話的童話故事中的人物。卡樂咪為孩子們準備的是一個暢玩的國內外。
卡樂咪不是“玩”那么簡單
問及何以卡樂咪定位為“玩”?張總先給我們介紹了一組數據:美國嬰童經濟中,教玩具占到50%,而我國嬰童經濟中這一比例在5%左右。“教玩具對美國孩子來說是一個生活日用品。他們把玩具當成學習的媒介,在玩中學習,而我國恰恰把學習和玩耍切割開來。”
其實,在“玩”的游戲的過程中即使是調皮的孩子也愿意遵守所有的規定,同時也保持著高度的自制力。的原因就是大多數的孩子都渴望游戲的持續進行。
學習上重要的資源其實是孩子本身即是自發性的學習者,也就是說當孩子主動有想去做、有想去的欲望時,優越且扎實的學習效果才有可能發生。而游戲的確是孩子學習的動力,透過在游戲中的角色扮演,他對自己、他人及所處的國內外產生認知,包括所有一切相關的人、事、物。學習并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數理化,作為社會人的團隊協作、溝通能力、抗挫能力、人際勇氣等成長技能更需要從小學習,進入孩子的潛意識和成為行為習慣。棒球、橄欖球、 等團隊運動以及卡樂咪的合作游戲,都不主張個人英雄,而是強調合作、交流、分享。
卡樂咪鼓勵孩子“玩”,在3~10歲的運動生理學的關鍵期,訓練他們跳、跑、踢、拋、接、躍、滑動、轉動的基礎運動技能,更經由“一起玩”,啟蒙和培育他們的人生成長技能。S&S Worldwide上萬種安全性和功能性并重的兒童運動器械,上千種的創意手工資料包起著強大的基礎支撐作用,中外教練執教則提供一種雙語語境,使孩子的聽說英語有一個自然的環境。
卡樂咪母公司S&S Worldwide總經理Adam將與2010年5月再次來華,屆時將對浙江地區加盟伙伴進行親切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