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智力教育重視兒童的成長和學習的環境,并利用環境和創設環境取得良好的教育作用,這是當今國內外兒童智力教育發展的一個趨勢,具體體現在:充分把握和利用會對兒童的智力發展和行為習慣造成影響的各種教育及環境的因素,從而塑造和改變兒童的行為,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
兒童智力教育成當今國內外發展趨勢
對于智力這個概念,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比較整體的定義。但是很多導師的看法認為:智力就是指人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包括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和想象力。其中,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一)兒童智力教育目的
兒童智力教育的目的在于開發兒童的智力潛能、發展兒童的智力。
(二)兒童智力教育意義
1、促進兒童學習潛能的開發
智力是一種能力,智力雖然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但是智力的發展亦反作用于知識掌握的過程。對兒童來說:發展智力,猶如交給于他們一把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發展兒童智力,就是開發和促進兒童潛能,讓其主動獲得和運用、重組知識的能力。
2、兒童智力發展處于關鍵期
智力是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而增長,但其增長并不是等速的。一般是先快后慢,到衰老期智力就開始下降。研究表明:人在出生后的頭幾年,是智力發展的迅速時期,也是智力培養的有效時期。
根據心理學家研究結論:兒童從出生起到5歲這段時間是人一生中智力發展快的時期。腦科學研究認為:17歲為智力成熟期,17歲的智力假定為跳高的話,那么,50%的智力是出生到4歲之間完成的,30%的智力是4—8歲之間完成的,20%的智力是在8—17歲之間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