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參差的定義
兩眼的屈光狀態不一致者,稱為屈光參差。一般來說,人的兩眼屈光狀態普遍存在輕度的差異,完全一致者很少見。可以是一只眼正視,另一只眼近視、遠視、散光;或者兩眼都有屈光不正,但兩眼的度數或種類有所不同。在眼睛的發育過程中,遠視的度數在不斷減輕,而近視的度數在不斷發展,如果兩眼的發展進度不同,就可能引起屈光參差。兩眼屈光相差0.25D,可使兩眼視網膜上成像大小相差0.5%,而人兩眼視網膜像的大小相差5%是最大的耐受限度,即兩眼的屈光參差最大耐受度為2.5D,故屈光參差大于2.5D者,則會影響患者的視功能。
患有屈光參差的兒童,觀察物體的時候,一只眼比較清晰,另一只眼比較模糊,甚至兩只眼的視力都相當模糊,所以容易形成交替視力,一只眼看近,一只看遠。且由于屈光不正的度數存在差異,兩只眼視網膜上的物像的大小也存在差異,大腦皮層的融像功能受到不良影響。如果相差5%以上,則兩只眼的物像不能融合,大腦皮層會主動抑制物像比較模糊的一只眼,屈光不正度數比較大的一只眼就會發生弱視。這類弱視稱為屈光參差性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