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跟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注重個人品位和情趣,茶寵行業發展迅速,而且越來越注重創意和個性,創新上是接連不斷。
在茶樓、茶葉店或是不少茶友的家里,都有一張大茶桌或者茶盤,上面除了杯、壺等茶具之外,還會擺放上幾個茶寵,茶寵或有吉利寄意,或有文化氣味,或是搞笑逗樂,或是趣味童真,全看主人喜好。
中國傳統文化決定有幾種茶寵是普遍的。一種是貔貅,是傳說中龍的第九子,俗稱只進不出,于是人們認為它有趨財**的作用,同時它還有鎮宅的效果,成為家中的守護神,于是,成為人們的。相傳狴貅為一種兇猛瑞獸,雄為“狴”,雌為“貅”,但是流傳到今天,人們已經不分雌雄了。古時貔貅分為一角或兩角,一角為“天祿”,兩角為“辟邪”,后來則多以一角造型為主。在南方,一般人是喜稱之為“狴貅”,而在北方則稱“辟邪”。狴貅流行的造型是頭上有一角,全身有長鬃卷起,有些有雙翼,尾毛卷須。另一種比較受寵愛的茶寵是金蟾。這蟾蜍并非普通蟾蜍,它擁有三只腳。傳說它本是妖精,后被劉海仙人收服,改邪歸正,四處幫貧人,吐錢給人們,所以后來被人們當作**瑞獸。金蟾所到之處,金錢集聚之地。金蟾是金錢的諧音,“**金蟾”身上背著的是“錢串子”,就是金錢一串一串地進家門的意思。
隨著茶文化發展,茶寵的形式和寓意都在不斷發生變化。除了很多體現吉利寄意的造型,現在不少市場還出現了不少趣味童真的創新。比較典型的有:童子造型的茶寵,在澆上滾燙的熱水時,會淘氣地“尿尿”;張嘴憨笑的豬八戒,通體受熱的時候就冷不丁從嘴里噴出水來。一家茶具店負責人說,這種帶有噴水功能的茶寵一般是利用了中空結構,而且茶寵一般只有入口,沒有出口,入口很小,平時將茶寵泡在水里,水就會慢慢流進茶寵的“肚子”里,碰到熱茶,里面的空氣熱脹冷縮,水就從入口噴出。同時,從傳統文化看,茶寵的這種特殊結構還有“**,滴水不漏”的講究。
與紫砂壺比較,茶寵的趣味性和觀賞性更為直接,其內涵更為直白,價格也更大眾化,所以很輕易就被眾多人士當成珍藏品,甚至一些人開始養茶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