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禮儀之邦”,國人具有根深蒂固的“注重儀表”傳統,由此,傳統衣柜數千年來能流存于每一個中庭,直至整體衣柜的出現。整體衣柜四大轉變——概念、角色、生產、分工,注定了它必將顛覆了傳統衣柜的運作方式。
概念轉變:單一轉向整體
記得小時候,自家的衣柜是父親十幾元從鄰居木匠購置的,僅為貯存衣物之用。時至今日,整體衣柜已成潮流之勢——傳統衣柜向整體衣柜轉化,這不是當前業界流行的“偷換概念”手法,是實實在在的轉變。
傳統衣柜制作方法單一,樣式簡單,惟求實用性,能滿足居家需求即可,已不再適應現代人的家居觀念要求。而整體衣柜(業內又名入墻衣柜、定制衣柜、衣帽間等),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成為歐美家庭必備家具之一。在國內,雖然整體衣柜近來才得以快速發展,但“整體化”的進程與速度并不遜于歐美。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者對衣柜的選擇也更上了一個層次,從初的側重外形靚麗美觀,直至現在強求環保健康、時尚品位,注定了整體衣柜必將成為中庭的消費熱點。
“單一轉向整體”的概念轉變,在業界的共同推動下,正如漣漪般迅速從中心城市向城鎮展開、蔓延,終必將深植于每一個老百姓心中。
角色轉變:成品轉向定制
一直以來,傳統衣柜作為成品家具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家居中扮演著一個配角。成品家具所推崇的“風格一致”,因缺少對千差萬別的空間進行“量體裁衣”,容易造成空間利用的不合理,由此成為了它“致命”缺陷,也因此催生了整體衣柜制造企業的出現和繁榮。定做整體衣柜,的優勢就是能充分合理地利用有效的空間,滿足了消費者人性化、個性化的需求。它可以根據訂戶的需求任意設計,增加了款式、花色、材料等方面的選擇。
從成品轉向定制,給整體衣柜制造企業帶來了蓬勃的生機。
生產轉變:手工轉向工業
傳統衣柜的生產方式,數千年來從都是由魯班的徒子徒孫憑借手中的鐵器,加上一雙巧手,在敲敲打打中制作出衣柜,直至機器設備替代手工制作的時代到來,效果的流水線生產方式終改寫了歷史。
目前市場上,由裝修公司制作的衣柜與專職衣柜生產企業的衣柜相比,仍有很大的差別。裝修公司制作衣柜,一般以手工為主,材料多為大芯板、夾板為主,因為缺少量化生產,所選用的大芯板、夾板質量上相對低劣,很難達到環保標準。由于柜子為人工制作,缺少專職設備,所以柜子的連接多以釘子為主,時間長了,釘子容易松動,出現釘眼;而且柜子的封邊也都采用手工封邊,密合度及精細度都會欠佳。整體衣柜的制作過程,不同于一般購置的板式家具,先設計師會與用戶有一個密切的接觸與交流,了解用戶的愛好及其家居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