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大師菲利浦?科特勒將消費者的行為劃分為3個基本階段:一是量的消費階段,即人們追逐買得到和買得起的商品;二是質的消費階段,即尋求貨真價實、有特色、質量好的商品;三是感性消費階段,即注重購物時的情感體驗和人際溝通,它以個人的喜好作為購買決策標準,對商品“情緒價值 的重視勝過對“機能價值”的重視。
如今,國內人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人們的消費行為已經從改革開放初期量的消費階段過渡到了質的消費階段末期。已經擁有了各種基本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消費者,在凝視自己的生活的時,開始重新思考:“如何讓生活品質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伴隨著這一理念的逐漸興盛,感性消費逐漸占據了人們的生活,各種新奇趣味富有創造性的產品或服務應用在衣食住行育樂各個層面,因為提供給消費者無窮樂趣而大受歡迎。這創新行趨勢顯示,人們已經不再滿足于成品家居產品簡單搭配帶 來的審美愉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