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ISH德國克福國內外浴室設備、樓宇、能源、技術及再生能源展覽會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辦。作為目前國內外規模、度,有著“國內外行業發展的**”之稱的國內外衛浴展會,在國內外展區出現了中國衛浴企業--唐山集團。對于這一歷史性的突破,媒體給予了廣泛的關注。
在媒體紛紛報道的同時,多少讓中國衛浴行業顯得有些尷尬--我國的占國內外總量的30%,然而在國內外上卻沒有一個可以叫得響的中國衛浴品牌。事實上,很多國內外著名的衛浴潔具品牌產品都是中國國內的陶瓷衛浴企業生產的,也就是說中國衛浴產品品質跟那些國內外著名陶瓷品牌沒有差別。那么中國陶瓷衛浴離國內外品牌究竟有多遠國內衛浴企業如何在愈演愈烈的競爭國內外化的市場中分享一杯美羹
雖然幾年來衛浴行業發展速度較快,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衛浴行業在產品研發、創新、品牌經營、營銷管理、企業規模、資金實力等諸多方面,與國內外衛浴企業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品牌競爭力較弱
在2000年以前,當、、等國內外品牌進入中國,鎖定沿海開放城市,直切核心賓館、寫字樓、核心住宅市場之時,由于國內的勞動力成本遠低于歐美等發達,國內衛浴企業大部分還在以OEM的模式運營,品牌意識相當薄弱,甚至沒有自己的品牌。即使一些正在崛起的中國衛浴品牌也都居于企業所處的不發達或欠發達地區,與國內外品牌陣營幾乎互不侵犯。此時的國產品牌完全沒有意識到危機的臨近和品牌的重要性,而外資品牌卻經歷了腰包不瘦的黃金時期,品牌形象已經逐漸被消費者認可。
中國加入WTO以后,外資衛浴品牌在中國的市場范圍進一步擴大,開始向中國內地一級、二級市場甚至是縣級市場挺進,與本土品牌的市場利益爭奪逐漸激化。面對國內外品牌的強勢出擊,中國衛浴行業采取了降低成本、降價促銷等錯方式的市場策略予以應對,品牌競爭力明顯處于劣勢。剛剛代表中國衛浴參加法蘭克福國內外衛浴展的惠達集團總裁王彥慶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中國衛浴產品無論是外觀流線、色彩、功能配置,抑或是技術創新、產品設計、技術設計、功能配置、內控質量標準等都不比國外品牌產品遜色。之所以被有著“國內外衛浴行業的**”的ISH德國法蘭克福國內外浴室設備、樓宇、能源、空調技術及再生能源展覽會拒之外達50年之久,關鍵在于本土衛浴品牌的品牌文化和競爭力遠不及國內外品牌,品牌的國內外形象和度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