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汽車少部件工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在面對國外少部件企業時,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本文針對我國少部件行業與國外行業比較,探討我國行業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法。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我國汽車少部件工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由于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以及龐大的汽車需求量及國內外汽車少部件企業紛紛到中國合資或獨資設廠,帶動我國汽車少部件產業得到進一步地快速發展,特別是自主品牌的發展,為國內少部件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良機。
目前,我國汽車少部件產業呈現出以下趨勢:①產業集群初具雛形。2009年末,以柳州為,輻射桂林、南寧、玉林的廣西汽車少部件產業集群正式啟動。我國基本形成東北、京津、華中、西南、長三角、珠三角等六大少部件的集中區域。②創新能力提升。國內汽車廠商奇瑞、華晨、上汽在近兩年相繼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發動機。③海外并購頻頻發生。今年(2010年),北京太平洋世紀汽車系統有限公司(簡稱“PCM”)與美國通用公司在底特律簽約,收購了通用旗下NEXTEER公司。
自去年京西重工1億美元收購德爾福之后,迄今為止的海外收購案。我國少部件企業自2009年下半年來,發生海外收購案多達10余起,國內外金融危機給了本土少部件商發展機會,利用時機收購海外好資產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