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公布的屆“2004年中國沖印業調查”結果顯示,當前國內影像沖印市場基本全部被洋品牌的設備所占領,尤其是技術含量較高的數碼沖印市場,已經被洋品牌奪走了很過9成。在傳統影像沖印市場,國產品牌的沖印設備目前還能勉強占到約2成的份額,但大多集中在中低端領域。
中國影像行業被洋品牌奪走很過9成
由中國影像行業研究中心組織的此項調查還顯示,國內影像沖印店的數碼化進程遠遠很過預期,在柯達、富士、柯尼卡等國外影像產業巨頭的積很推進下,國內數碼影像沖印店的數量較2003年有了很大的增長。在接受調查的傳統沖印店中,逾7成有意在未來兩年內購買數碼沖印機等相關設備。
國產品牌全面走軟
調查數據表明,中國沖印機市場和沖片機市場目前處于出眾地位的均是國外品牌,其中諾日士、富士、柯尼卡美能達這三家日本企業品牌優勢明顯,國產廠商只占約10%的市場,且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領域。
具體到數碼沖印機市場,國產品牌的占有率不足5%,而諾日士、富士和柯達三家企業的市場份額均很過了25%。在技術相對穩定的傳統沖印領域,由于國產品牌沖印機在價格上的優勢,有很過15%的傳統沖印店還在使用國產品牌的機器。
同樣憑借價格的優勢,國產品牌占到傳統沖片機市場的30%以上份額,僅次于諾日士而高于其他國外品牌。但值得關注的是,在數碼沖片機市場,國產品牌的份額則下降至12.5%。
調查同時發現,由于大多數沖印店均為柯達、富士、柯尼卡、愛克發等品牌的加盟店,因此,所選購的沖印機受到沖印店品牌的制約,少數自有品牌沖印店通常采取多元選購的策略,同時使用多個品牌的沖印機,以適應不同用戶的需求。
目前,在沖印店所使用的沖印耗材市場方面,柯達、富士、柯尼卡也因同樣的理由占據市場優勢位置。但與沖印機市場相比,柯達的沖印藥水更為強勢;而柯尼卡則在相紙領域占優,比沖印機市場占據了更多的份額;富士的耗材市場表現則不如其沖印機。
業內人士評論稱,隨著數碼技術的發展,沖印設備正向著高度數碼化的方向發展,洋品牌將在新一輪競爭中取得出眾位置。
今明兩年將掀數碼沖印潮
中國影像行業研究中心負責人畢偉強向記者介紹說,中國沖印業的數碼化進程已大大很出業界的預期,不少傳統影像沖印店在數碼化進程的壓力下,紛紛轉型為數碼沖印店,而數碼店本身也需要不斷改進設備和服務,以適應新一輪競爭的需要。
有關數據表明,傳統影像沖洗店中逾75%以上有意通過購置數碼沖印設備來轉型。其中,很過半數的店有意一步到位,直接購買數碼沖印機,而兩成多的傳統店則有意通過購置數碼片夾來達到數碼化的目的。
值得關注的調查數字是,很過25%的人有意在1年內就作出購買決定,而其中很過一成的人還希望在半年內作出購買決定。這一動向印證了大多數碼沖印機廠商打算今明年加大市場推廣力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