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的建筑陶瓷行業遇到了問題,但這并不能掩蓋未來的光明前途。從消費市場來看,與美國消費者不同的是,中國人普遍具有儲蓄的習慣。據2009年1月22日上午10時,中國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的數據,年末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1.8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5353億元。
所以,中國消費者具有非常強的消費潛力。當前需要的解決的主要是整體的產業調整(包括房地產行業和相關的建筑陶瓷行業)。中國的房地產行業是在1989年才開始興起的,到今天僅僅不到20年的歷史。在整個發展過程中,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價格飛漲數十倍,在內外多方面的因素下,出現短期的疲軟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就陶瓷行業來說,雖然中國的陶瓷產量在2007年已經很過了50億平方米。但卻存在著產品結構單一,產品雷同的弊端。而中國是個龐大的多元化市場,一方面是城市化進程產生了數以千萬的中產階層和數目龐大的精心打造消費群體,另外是數億人口的農村市場和以億計城市大眾消費市場。但建筑陶瓷行業卻呈現出現了典型的“二元化”市場的特點。
在過于的10年間,中國的陶瓷企業一方面在大中城市中產階級的市場中開始了激烈的競爭,另外一方面卻無法提供多方面的有效供給,更龐大的中小城市大眾消費群體和農村消費者卻無法的到有效滿足。隨著中國政府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視,中國陶瓷行業傳統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已經到了盡頭,集約性與持續性發展成了今后陶瓷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越來越多的建陶企業越來越渴望能學習和吸收國內外高明的技術和經驗。
通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的建筑陶瓷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成熟穩定的職業經理人階層,這個階層包括有生產管理、設計研發、銷售、外貿以及金融等各個領域的人材。目前的陶瓷企業店長大部分已經退出了管理的一線舞臺,除了財務,在生產管理、設計、研發、銷售等部門大部分由職業經理人來負責執行。在參加博洛尼亞陶瓷展等海外展會的過程中,邀請國內外其他設計師共同合作的經驗,也增強了中國陶瓷企業對國內外市場的了解。無疑,這對于中國建筑陶瓷行業下一步的快速發展和開展國內外合作奠定了雄厚的人力資源基礎。
在很多國內外型企業的戰略中,中國是國內外當前潛力、未來活力的市場。早在2003年,通用電氣的CEO就聲稱未來將有90%的業務來自中國。通用在2008年9月選擇在公司百年慶典日當天,再次在華完成一項前瞻性戰略布局:計劃投資總額為2.5億美元的通用汽車中國園區暨前瞻技術科研中心,正式在滬破土動工。而其他如NOKIA、IBM等國內外500強企業也都將未來的發展重點放到了中國。
中國政府近些年來以致強化城市化進程的進度,從城市化程度來看,中國城市化進程仍有相當漫長的過程。根據麥肯錫公司200年發布的報告稱,按照目前中國城市化的發展趨勢,中國的城市人口將于2025年達到9.26億,到2030年將突破10億。
根據這份題為《迎接中國十億城市大軍》的報告,中國的城市中心在未來將占據更加主導的地位。從1980年到2005年,中國的城市化水平已經增長了一倍以上,達到44%。到2025年,中國將有很過66%的人口生活在城市。
報告稱,中國的城市化規模和步伐有望繼續保持前所未有的速度。到2025年,中國將出現221個100萬人口的大城市,23個500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以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武漢、重慶和成都8個人口很過千萬的巨型城市。
面對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政府采取了擴大內需,促進中國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后重建,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到2010年底約需投資人民幣4萬億元。
可以斷定,金融危機并不會從根本上影響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下一個高峰,而從經濟發展高度倚賴外貿向倚重國內消費的轉變,一個更龐大的中國市場將會展現在各省市內外面前。非常顯然,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比較給房地產和相關的建筑陶瓷產業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