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的營養健康食品市場已經開始發展起來,并呈現逐漸繁榮的景象,但與國外發達相比還是存在著**的差距,國外尤其是歐美、日本等發達的市場相對要成熟的多。
歐盟
在歐洲,健康聲稱分為兩類:一類為一般性健康聲稱;一類為特殊產品健康聲稱。每一類聲稱又均可分為促進功能聲稱和降低疾病風險聲稱。
歐洲議會于2006年12月20日頒布了《食品營養與健康聲稱管理規章》(No.1924/2006 EC,以下簡稱《規章》),并于2007年1月19日正式實施。歐洲關于健康聲稱的管理實行列表與行政許可相結合的制度。根據《規章》的有關規定,除降低疾病風險聲稱與促進少年兒童生長與健康相關的聲稱需要行政許可外,其他一般性聲稱采用列表制度,即凡列入允許使用健康聲稱范圍內的聲稱,滿足使用條件的食品均可標注。免于行政許可的健康聲稱必須滿足的原則是:一是要建立在廣泛的科學共識的基礎之上;二是要易于消費者理解。
日本
日本除普通食品外,還有特定保健用食品和健康食品兩大類。
特定保健用食品是指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的。其所聲稱的保健功能必須在醫學上、營養學上得到證明,由厚生勞動省負責審批、管理。對以補充特定的營養成分為目的的營養功能食品,其中營養成分的種類及含量必須符合厚生勞動省制定的標準,只需向厚生勞動省備案而不需要申請許可,可以自由地進行營養功能的標示,采用市場監督、監測的方式進行管理。這與歐美的做法基本相同。而在我國營養補充劑是需要經過行政審批的。
在厚生勞動省的指導下,日本健康—營養食品協會制定了健康食品的規格標準,從1986年開始設定了“認定標志”,1990年開始要求在標簽中標明食用方法和食用量。經審核其產品符合協會制定的標準后,可以標示協會的認定標志。日本健康食品使用的主要原料有調整熱量食材、小球藻、蜂王漿、巴西蘑菇、甘藍、大麥青葉、維生素E、蜂膠、藍莓、維生素C、蛋白質、輔酶Q10、葡萄糖胺、大蒜、健康醋等。近又在大力推廣富含伽瑪-氨基丁酸,有利于提高腦活力和降低血壓的發芽糙米以及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葉綠素,有利于清除宿便、減肥瘦身和降低血壓、血糖的青汁。
美國
在美國“”沒有法律上的定義。市場上相關的健康食品有天然健康食品(無添加食品或有機食品)、設計食品(如低脂食品、強化食品)、功能食品(含有健康效益的生物活性物質)和膳食補充品(如維生素、礦物質、草藥、活性物質、氨基酸以及其它膳食物質)等,品種繁多,究竟屬于哪一類取決于生產商的市場定位及如何宣傳。其市場銷售總額約2000億美元。美國采用的是企業負責的備案制,無需FDA審批,只要上市前通報便可。在標簽上聲稱食品(成分)與健康的關系,受《營養標簽與教育法NLEA(1990)》和《膳食補充品與教育法》等相關法律管轄。
對于某些膳食成分或食品與某種特定的疾病相關,合理食用這些食物成分或食品可以降低某種疾病風險的,美國FDA發布健康聲明。現已公布了20種食品及其食物成分與特定疾病的關系, 如鈣與骨質疏松、鈉與高血壓、膳食脂肪與癌癥、膳食中飽和脂肪及膽固醇與冠心病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