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原蛋白曾經是非常神秘的東西,不過隨著美容行業的不斷發展,膠原蛋白也漸漸成為了美容行業中的大眾名詞。今天有幸請到了去年剛剛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上獲得“科技創新獎”和“產品創新獎”的雙料企業,上海海健堂集團的董事長鄭元生先生,聽聽他對于美容行業中膠原蛋白市場的分析和對于膠原蛋白市場發展的預判。
創新,海健堂骨子里深埋的企業文化
我們問鄭董,你們去年剛剛拿了兩個獎,很有意思的是,這兩個獎都是創新獎,你怎么看待這兩個獎項呢?鄭董笑著說,成績都已經是過去的了,但是我覺得這兩個獎還是體現了一些海健堂的企業文化的。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海健堂擁有中國的10萬級GMP工廠,這是中國的膠原蛋白的生產基地。我們的產量將能夠達到中國三分之二的市場需求量,當然我們依然是日本的膠原蛋白原料供應商,出口也是一個大頭。做膠原蛋白這一塊,技術創新非常重要,因為膠原蛋白是一個提取的過程。我們從深海鱈魚中能夠提取多少量的膠原蛋白,純度怎么樣,取決于我們的技術創新。所以我和我的員工說,不斷地創新,創新,再創新,如果說我們企業有傳統的話,那我們的文化就是顛覆傳統。
董事長專欄,做中國的膠原蛋白
我們和鄭董聊到海健堂的網站時,我說,海健堂官網上有一個董事長專欄,上面有一句話耐人尋味,做中國的膠原蛋白。這句話是一句口號還是帶有什么實實在在的意義呢。鄭董笑了,說,這倒不是口號,我覺得是一種執著。其實我一直很信奉一句話,就是一個成功的人**是能夠將一個點做到的人。我這一生的執著就是膠原蛋白。我一直在考慮如何讓膠原蛋白做的更好,品質更高,效果更卓著。所以我們開發了國內無人開發,也是難開發的深海鱈魚膠原蛋白。很多企業用一些陸生生物的皮來提取,我覺得效果不會很好。因為現在生態污染相對比較嚴重,陸生動物的皮可能也會有污染,所以我選擇了北大西洋1000米以下,水溫在0-16攝氏度的深海中才有的鱈魚,雖然原料搜集難度大,而且價格不菲,但我覺得,為了做中國的膠原蛋白,這是值得的。
不走行規,只賣純粉,不賣添加劑
鄭董還向我們闡述了一個觀點,他說,在中國,做膠原蛋白的企業不少,在這個行業很多企業為了讓自己的價格上更有優勢,往往會使用添加劑以降低整體成本,表面上看消費者購買便宜了,其實產品效果差,消費者是其實是受損失了。海健堂膠原蛋白全部是跳高的純粉,我們真正做到一袋3g精純海健堂膠原蛋白能夠和35碗魚翅撈飯、50只鮑魚或300碗燕窩所包含的膠原蛋白成分完全相同。雖然說這個國內外上沒有的,但是我們無論在取材還是細節生產方面都力求做到。
和海健堂的鄭董聊過以后,不僅對于膠原蛋白這個產品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更對整個美容市場有了更多的展望,只要有更多像鄭董這樣的有愿景,有抱負,有責任的企業家在,那么中國的美容行業的前途**會更加光輝燦爛。
文章來源:http://www.875.cn/nhtml/20111020/76365.shtml?si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