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不專心,會影響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上的表現。如常常東張西望,吃飯做事三心二意,上課走神、坐不住,現在這些“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也備受家長關注。
問:學習不專心,玩游戲專心,是不是注意力的問題?
在對待孩子的注意力問題上,不少父母存在疑問:“我的孩子只是在完成學校任務、寫作業上不專心,但是看電視、玩游戲、看漫畫書上還是很專心的,那么,他的注意力到底有沒有問題呢?”齙牙兔兒童情商教育機構的有關導師做出了解答。
注意力分為“被動注意力”和“主動注意力”;“被動注意”是指由于客觀事物吸引了觀察者的注意力,導致隨意地、無需毅力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這些事物上。漫畫書、電視機、視頻游戲能夠牢牢地吸引住孩子,在整個過程中,孩子是被動的。而“主動注意”,是按照自己的目的和意志,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上課聽講、家庭作業,都是需要孩子實施主動注意的過程。所以,很多孩子的問題是由于“主動注意力”不足引起的。
第二問:怎樣才能提高兒童的主動注意力?
提高兒童主動注意力的“鑰匙”,在于增強兒童的自我控制力。舉個例子,當孩子在課堂上課時,聽到操場上學生的嬉鬧聲或其他的干擾聲時,注意力很容易被這種嬉鬧聲或干擾聲吸引過去,原先在聽老師講課的主動注意馬上被轉化為去聽外面的干擾聲(被動注意)了。這時,自控能力強的孩子會意識到自己關注了外面的干擾聲,然后把自己的思緒重新拖回到老師的講課上來。
齙牙兔兒童情商教育機構的導師指出,兒童由于受到生理發育、天生氣質的影響,個體間的注意力水平是參差不齊的,但是都可以通過提高兒童的自控力來獲得改善。
第三問:孩子的自控力不好,對他影響有多大?
孩子在學業上的問題不過冰山一角,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在情緒、人際和生活上都缺乏競爭力。
——他們情緒控制力弱,急躁,愛發脾氣,容易沮喪
——人際控制力弱,不合群,不能遵守游戲規則,容易受人影響
——生活控制力弱,不愿等待和忍耐,無法控制欲望,無法實現目標
科學研究證明了自控力好的孩子未來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2011年4月,美國一項關于兒童自控力的研究公布其結果,這項研究覆蓋1000名兒童,從出生一直追蹤到32歲,該結果表明:在兒童期就能顯示出良好自控力的孩子,在成人期很少成癮或犯罪,并比那些沖動的孩子更健康更富有。
第四問:如何才能幫助孩子提高自控力?
要專注就要放松,通過“呼吸伙伴”幫助兒童放松,獲得情緒的平靜,學會控制大腦;通過感覺和運動、觀察和視聽知覺訓練,幫助兒童體驗如何運用自我控制力量;使用“覺察錨”、“信號卡”和自我對話、自我糾正等方法進行練習排除干擾和集中注意力……
目前國內常見的專注力訓練,主要分為兩個流派,一種純粹在注意力機制上,通過感覺綜合訓練,改善生理機能;另一種則著眼于學習表現和學習輔導,幫助兒童改善讀寫習慣。如學會自我平靜以獲得控制的技巧;增強忍耐力,能夠延遲滿足;知道如何集中注意力以達成目標;更好的主動注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