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燙加盟,麻辣燙做法,麻辣燙技術培訓
麻辣燙可謂是四川火鍋的前身,也可說是火鍋的簡裝版,只是肉和菜都穿在竹簽上,吃的時候,將一大把竹簽穿起的肉和菜放進翻滾的紅湯中,口味正的吃法可不是一串一串的吃,而是一抓一大把,用筷子輕輕一捋,菜就紛紛掉落香油碟中,然后開懷大吃!吃火鍋所使用的食材在麻辣燙中亦全有,但麻辣燙則給食者提供了快捷方便的美食。就是這么一個我們請客吃飯可能誰都不會想到它,但卻時常在街頭巷尾無意中撞見的小小的麻辣燙,一如既往、扎扎實實地旺了近20年。沒有豪華的裝修、沒有尊貴的菜品、沒有笑得跟花一樣的餐廳領班、甚至連一塊像樣的招牌都沒有,幾張桌子,兩個灶臺,滿地的竹簽,就這樣天天圍著一圈子人,吃得有滋有味,忘乎所以。那感覺就是一個字:“爽”! 麻辣燙如此好吃,你想過自己制作麻辣燙嗎?下面這就為您整理了。
1、主要配制大料:
注:①一只手的滿把: 即用右手抓滿一下的量; ②一只手的大半把:即右手抓一半多一點,比第①項用量少一小半左右; ③以個數計:直接按個數就可以了。
①白寇(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 ②香砂(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 ③丁香(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 ④小茴香(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 ⑤桂皮(用量:折成小段,一只手的大半把) ⑥大茴香(用量:一只手的滿把再多一點) ⑦孜然(用量:一只手的
滿把) ⑧香葉(用量:一只手的滿把) ⑨草果(用量:6-7個) ⑩涼姜(用量:6-7個) ⑾花椒(用量:一只手的滿把再多一點)在麻辣燙中此料是麻的關鍵,能吃麻則在此用量基礎上增加,反之則減少 ⑿辣椒(用量:一只手滿把)想辣就多加一點,
不想太辣就少加一點,在麻辣燙中此料是辣的關鍵,能吃辣則在此用量基礎上增加,反之則減少 (以上**為十二種大料,完整**中有十六種)
注:①因為我之前每次配料時,習慣一次配三天的料;以上的**是我配三天料的用量,但是炒料之前**要把三天的用量分開,即每次只炒三分之一的用量,當然如果你不習慣一下配三天的料,那你也可以每次只配一天的用量,也就是
我上面給出量的1/3,即是每天的用量,這一點很重要。
②試做時草果、香砂、丁香這三種大料**要按我的用量去做,不能多加,如果加多了很容易造成湯苦,味怪。
2、炒大料時的輔料:(油燒熱時,放入油內起炸香的作用)
生姜(0.3斤左右,切片) ; 大蒜頭(整2個,刀切一分為二,不用切的太小) ; 山東大蔥(2根,切成3寸的段)
3、湯內增鮮的輔料:(不銹鋼湯桶內注入水后,直接放入湯桶內)
牛腿骨(1個,大概4-5斤。也可用牛身上其他骨頭,但腿骨比較好) ;
冷凍雞架(2個即那種沒有多少肉的雞骨頭,一般的菜市場即可有售 )
注:試做時,增鮮的東西加的多一點可以,加的越多就越鮮(如牛骨、雞架)
熬湯過程中需要加入的輔料:火鍋底料(重慶三五牌,用1袋150克) ; 陴縣豆辦醬(200克,選用桶裝的四川陴縣豆辦醬;試做時,買袋裝的也行)
4、炒料
(1)先把之前抓好的每種大料,平均分成三份;(因為之前一次配的是三天用量,現在只炒一天的料就可以了,如果說你只配了一天的用量,那就不用再分了).
(2)炒鍋置旺旺,先加入牛油400克熬化,再加入色拉油300克,燒到7-8成熱時,再加入2.2的輔料炸香。
(3)再加入2.1的大料用大旺炒出香味.(炒料這一步其實也沒有什么,基本上日常家里面炒菜的過程相同,但也不要把大料炒糊了)
5、熬湯
(1)在不銹鋼桶(選用直徑35厘米,深為38-40厘米的不銹鋼桶,此桶大概能裝25公斤水左右)內先加入2.3增鮮的輔料;桶內注滿水用中旺把湯熬開(熬湯過程中,注意隨時把湯表面上的一層浮沫撇除,如果想湯味比較鮮一點,湯熬開后,可
以改成小旺再適當的多熬一會兒),再放入2.4的湯內輔料和炒好的大料,用中小旺進行熬制,大概還需要半小時左右。(注意,為了不使湯渾濁,增鮮輔料和炒好的大料可用紗布包起來;還有試做時,大料和水的比例都應相對縮小)
(2)用網狀的漏勺把熬好的大料和湯分開,湯放入另外一個桶內(此料即后來燙菜用的湯和加入碗內喝的湯),在裝大料的桶內重新加入水,可反復熬制三桶湯料.
(3)第二鍋、第三鍋湯料用中小旺熬開后,改用小旺再熬20分鐘左右.
(4)把熬好的湯上面一層辣油用勺子撇起,裝入另外的一個小桶內備用.
注:因這個辣油比較香、麻、辣,如果不撇開,直接放在湯內的話,不能吃辣的朋友,會受不了;當然如果你能吃辣,在麻辣燙裝碗前可根據口味直接加入碗內,或者燙到,湯內沒有什么味道,也可加入一點此辣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