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航城市和機場
2012年,我國境內民用航空(頒證)機場共有175個(不含香港和澳門,下同),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機場175個,定期航班通航城市172個。
二、主要生產指標
2012年我國機場吞吐量各項指標再創歷史新高,其中旅客吞吐量56,431.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1%。其中,國內航線完成51961.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7% (其中內地至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航線為1764.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51.3%);國內外航線完成4469.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6%。
飛機起降架次553.2萬架次,比上年增長14.3%。其中:運輸架次為482.6萬架次,比上年增長10.6%。起降架次中:國內航線511.6萬架次,比上年增長14.4%(其中內地至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航線為13.6萬架次,比上年增長21.4%);國內外航線41.6萬架次,比上年增長13.3%。(注:國內、港澳臺、國內外航線分類按客貨流向進行劃分)
三、旅客吞吐量分布
所有通航機場中,年旅客吞吐量在100萬人次以上的有51個,與上年持平,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機場旅客吞吐量的95.2%;年旅客吞吐量在1000萬人次以上的為16個,比上年增加2個,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機場旅客吞吐量的67.7%;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大城市機場旅客吞吐量占全部機場旅客吞吐量的33.1%。各省市各地區旅客吞吐量的分布情況是:華北地區占17.8%,東北地區占6.0%,華東地區占30.6%,中南地區占24.5%,西南地區占14.2%,西北地區占4.9%,新疆地區占2.1%。
根據中國民航局預測,到2020年旅客運輸量將達到7.7億人次左右,中國航空客運市場將在未來十年,保持年復合增長率為12.27%的發展速度。航空客運市場的持續增長,上游行業供給的增大及下游終消費者出行方式的升級將有利于票務代理行業的快速發展。航空客運銷售代理腰包不瘦來源包括國內和國內外航線機票銷售腰包不瘦。
2009年國內航空公司的出票總額已達2000億元,按照平均90%的代理份額,以及一張機票3%的傭金計算,一年下來,光是付給分銷商的代理費,總額就高達50多億元。
航空客運銷售代理業作為商旅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商旅市場規模擴大而迅速增長。根據《中國旅游業發展“十五”計劃和2015年、2020年遠景目標綱要》,到2020年,我國國內外旅游外匯腰包不瘦將達580-820億美元,國內旅游腰包不瘦2.1-3.0萬億元,旅游總腰包不瘦將很過3.6萬億元,年均增長9.9%,相當于屆時國內生產總值的11%,成為國民經濟體系中的支柱產業之一,成為國內外旅游目的地。
從國內外旅游客源地的發展歷程來看,游客的旅游動機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而提升,大體分為“觀光游-休閑游-度假游”三個發展階段。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00 美元時,居民將產生國內旅游的動機;達到1,000 美元時,將產生赴鄰國旅游的動機;很過3,000 美元時,將會產生洲際旅游的動機。當人均GDP 達到2,000 美元時,休閑游將獲得快速發展,2008 年中國人均GDP 約合3,313 美元,中國旅游行業已進入旅游消費升級階段。公司的主題公園受益于旅游業消費升級。
中國人均GDP上漲,帶動居民可選旅游方式及動機與發達相比,中國旅游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中等發達程度以上的,旅游總腰包不瘦占GDP 的比重約10%;以旅游為支柱或主導產業的,其旅游總腰包不瘦占
GDP 的比重則很過20%。中國旅游總腰包不瘦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1978 年為0.63%,2002 年上升到5.44%,近幾年則基本保持在4%左右,表現為穩中有升的態勢,根據旅游業發展規劃,至十二五末,旅游總腰包不瘦占GDP 將很過4.5%。
至十二五末旅游腰包不瘦將占GDP比重5.4%
中國是個人口眾多的,擁有潛力巨大的客源市場。隨著人均腰包不瘦水平穩步提高,人們的旅游消費傾向增加,再加上不同腰包不瘦層次的居民旅游消費的升級,中國旅游業必將迎來巨大的市場和發展契機。隨著經濟的增長及居民腰包不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居民有了旅游的需求。中國龐大的人口,將源源不斷的提供旅游客源,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促進中國旅游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這將有效的帶動航空客票銷售代理業的發展。據國內外旅游組織(WTO)預測,到2020 年,中國將成為國內外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國,國內旅游將達到28 億人次,居民平均出游率2 次,成為國內外上的國內旅游市場。到2020 年,中國將取代法國和美國成為國內外主要旅游目的地。估計每年將有1.3 億游客前往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