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名稱:隨玉而安玉雕工藝 | 所屬行業:新奇特-工藝品 | 成立時間:2004-12-01 |
公司名稱:隨玉而安玉雕工作室 | 企業類型: | 注冊資金: |
公司地址:廣州市隨玉而安玉雕工作室 | 合作模式: 經銷 | |
產品/服務:玉器 |
淺談白玉籽料的深層巧雕
和田玉是中華的瑰寶,是中國的“國玉”。中國人愛玉、玩玉、賞玉。歷代玉雕大師們在繼承先輩技藝的同時,不斷地從現實生活中汲取營養,博采眾長,力求發展創新。與此同時,人們的鑒賞審美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和田玉藝術作為一種底蘊深厚的文化載體,早已走出過去那種地域性傳統工藝的小圈子,不再孤芳自賞。白玉雕刻的題材也不斷拓寬,玉雕技法也不斷豐富發展,白玉品種和石雕技藝都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而這也對白玉藝術家提出了新的挑戰,當代白玉藝術家不但需要綜合渾厚的文化素養,還須兼備敏銳、新穎的藝術思維,才能讓作品表現鮮活的藝術魅力。
1、什么是巧雕
在玉雕界,大多數人都認為人物件的雕刻才是玉雕藝術的境界,幾乎每個玉雕師也將此作為自己技藝的目標。而我卻認為,以巧雕的技法研究花草動物件雕刻,以創新的思路和的風格在花草巧雕領域獨樹一幟也是別有洞天的。
巧雕是指在不同的玉料中做分色雕刻。可以理解成巧色玉、巧做玉。巧雕,又稱俏色雕,是玉工利用玉石的顏色、皮色,紋理,使之融合到創作題材之中,起到畫龍點睛作用的一種技法。
它要求玉工利用玉石的天然色澤紋理,施以適合題材的雕琢,創作出的作品。使作品的造與顏色達到圓滿的藝術效果。巧雕是玉石工藝獨有的一種表現形式,是玉石行業難度很高的活。
2、白玉籽料的深層巧雕的幾點規律
巧雕是一門造詣很深的藝術,巧雕的作品要色澤分明,要有靈性,就是作品上點睛部位要有喘氣的東西。兩色之間不能有一點參雜,有了雜色就不稱其為巧雕作品了。在俏色利用方面,可以根據一巧、二俏、三這三個層次分析。俏色利用的巧妙,利用的俏,利用的,這才是珍品。
在實際雕刻工作中,如何根據玉料本身的特點巧妙的運用雕刻技術呢?
我認為無外乎是看質地,看形體,看顏色,看潤澤,進而激發靈感創作出作品。下面,我就簡述一下自己的創作心得。
2.1以質施藝
各種玉料由于成分不同,形成了質地的粗細、與透明度的強弱、質性的硬脆等,也就形成了玉料的優劣與價值的貴賤的對比。因此,在各種不同玉質上施藝的優劣直接關系到與其作品的藝術效果及其經濟價值。
2.2 量形選材
和田玉籽料的材質主要有三種: ①白玉籽料;②白玉青花籽料;③和田碧玉籽料
而白玉籽料又可分為紅皮,黑皮和光白籽, 青花籽料統稱黑白料,有時也有紅皮,分為白玉青花和墨玉青花,白玉青花以白色為主,黑色少,墨玉青花則以黑色為主,黑白相間,有時有綠,和田碧玉以綠色為主,有黑點,稱為黑沙子。
本人所創作的深層巧雕所用的原材料以上都適用,只要是天然色彩(皮質),多以黑白料(青花)帶綠,帶紅皮為主,因為白玉色調比較單一,白度,油性好,集四種以上顏色的作品稱為罕有的珍品,有五種顏色的話就很為難得,常言道“家有五彩玉萬金也不換”。
2.3巧色運用
翡翠的顏色比較豐富,色譜里有的顏色它幾乎都有,瑪瑙的顏色也比較豐富,這兩類玉料都比較好巧,但和田白玉籽料的顏色除了白色外,紅皮很正常,其它例如綠,紫,這種都比較少見。好的黑白料(青花),帶紅皮,有綠,還有紫羅蘭,這樣的玉料就屬于特別罕見的了。假如,一塊和田白玉籽料,白度好,真紅皮、綠、黑、紫色都有,而且油性也很好的話,那就當屬一塊稀世珍品了。
比如,我05年在好友手中覓得一塊重15克的青花帶綠,帶黃皮的斷口和田籽料,有黑,白,黃,綠,淺灰五種色,我用黑色做一顆黑豆(發了芽的黑豆),綠色做豆瓣,白色的做豆芽身子,芽尾是淺灰色,再加一只黃色甲殼蟲爬在豆芽身上,完工后整件作品只有5克,集齊五色很為罕見,總之,根據色澤變化而變化,不主觀,以玉料為主,多聽取別人的意見,放開束縛,多點奇思妙想。努力達到人玉合一,巧奪天工藝術無止境。
3、白玉籽料的深層巧雕的基本技法
在實際創作中,并不是每件巧雕都是很成功的,有時一不小心一刀下去,一件精品之作就不復存在了。所以雕刻時不但要把握深層巧雕的幾點規律,更要掌握其技法。料有變化,思想上要馬上跟上,只有凝心聚力完成每一個細小動作。才能使玉雕作品成為精品之作。
玉雕是減法作業,在整型的時候不能用快口的工具,用水落石出的原理,以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留有足夠的余地,就是防止因顏色的變化有改動,找顏色, 造好型才做細部,再做清底工作,再拉線條,以形就色,要留住色,也要造好型,要盡量造型優美,結構準確,用色分明。
在白玉巧雕中,特別常見的是做巧紅皮的淺浮雕,薄薄的做一層皮,相對于淺浮雕,深層巧雕更具挑戰性,正所謂一分深一分險,那大部分都要做深層立體巧色雕,那就太難了,因為玉料內里的顏色變化很大,可以說玉料只有在切開或壓得很深的時候才能看見顏色去向,只有根據這種走向去構思造型,和田玉本身價格昂貴,有些石材**下刀就已是精品,若雕工未能使精美之石材錦上添花,則應謹思而行,正如一位智者所說;有多少石頭可以重來!———沒有這些變化,和田白玉何來如此魅力?雕刻藝人在創作動刀之前,總是要對待雕刻的原石籽料細揣摩一番。雕刻家對作品的把握偏向于表現個性的巧雕,并更擅長取巧,所謂“取巧”技法,是在利用巧色和紋理之外,還利用質地取巧和結構取巧。想起石壺雕刻大師陳明志,關于“取巧”之說:“取巧貴在取舍,該除就除,該斷就斷”。如果見石就用,見色就留,就會使造型顯得笨重、繁雜。取巧要突出主題、支持重點,將多余的主色或旁色清除,才有突顯主題的效果……
深層巧雕是很吃力的,行圈里很多人都不肯做這種太傷腦筋的活,但是我很喜歡,人這一生能做一份自己喜歡的職業不容易,其實從事哪一種職業都是為社會服務,換句話說是為社會創造流水,從這一點出發,我的理念是“化腐朽為神奇”,所以我買料,是從外表看顏色豐富,質地不是很圓滿的中,低檔的石材,那怕是一百元買下,我都會用一百分的努力把它做成一個有價值的作品。
“古不乖時,今不同弊”,與各種藝術一樣,和田玉雕刻藝術既要發揚傳統經典,又要融入時代,使其彌久彌新。一刀石上舞,意境自心生,博采眾家長,藝**天下;觸色生情,便是對色的回歸,以巧石構思,以巧色布局。如今和田玉價格瘋漲,不少賣家也同時用盡心機做假皮,以假亂真,面對這樣的市場,我卻從不改自己的原則——那就是不做假皮,我的理念永遠是遵循大自然賦予的天然成色。如果做假皮,那我的理念將失去了意義。今后我將繼續堅持我的人生理念,將巧雕做下去,將皮質巧雕做下去。
深層巧雕作品展示:
1、《豆牙菜》
這就是剛剛上面提到過的豆芽菜。這是我巧雕的代表作之一,這是06年北京天工獎“創意獎”,當大家看到這棵小小的“綠豆芽”的時候,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吧,它居然賦予這顆小小的玉料五種天然的顏色,真可謂集萬千寵愛于一身了,鮮綠的豆瓣,白嫩的豆芽,深灰的豆皮,淺灰的芽尾,還有芽體上那只淡黃色的甲殼蟲。連我自己也在感嘆,我的構思和設計似乎與造物主的初衷不謀而合了。
2、《青蛙茶壺》
圖中所展示的是筆者兩年前花兩萬買的一塊5公斤的帶綠的青花籽料,做了一把青蛙茶壺,就是利用了玉料本身的巧色,青蛙很富立體感,生動、栩栩如生,形色逼真,讓玩玉之人愛不釋手,以60萬成交,并榮獲了09年百花獎“銀獎”,客人再轉賣時已經到了多萬,這就說明了,我實現了自己價值的同時,也為社會創造了流水。
3、《蝸牛》
以下這件《蝸牛》作品,也是利有石頭本身的巧色創作而成,隨色賦形,原石色澤自然天成,凝凍通靈,色彩逼真,巧妙運用原石的天然巧色精細雕琢,巧構思布局,所雕兩只蝸牛造型優美,蝸牛造型錯落有致,精巧靈動;作品優美怡人,細細把玩妙處橫生,別有韻味,令觀者拍案叫。這一品,被評為第三屆“英合杯”中國上海?玉雕神工獎“創新金獎”,這是本人巧雕作品的又一大突破。
暫無
適合經銷
1.尋找項目在渠道網根據意向多維度篩選符合自己的創業好項目
2.留言咨詢通過在線咨詢、網上留言等方式向總部初步了解項目信息
3.上門考察到總部進行項目考察參觀門店、確認項目提交申請
4.合作洽談總部與投資者進行考察確認以及合作相關事宜進行洽談
5.簽約成功雙方確認考察及審核結果無爭議,正式簽訂合同
1條回復2012-10-09
1條回復2012-10-09
1條回復2012-10-09
1條回復2012-10-10